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上海有交通研究所吗(2)

来源:现代隧道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四,是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优势学科创新平

第四,是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毗邻杜甫草堂,由光华、柳林两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第五,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是西部地区知名大学,是四川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学校拥有博士、硕士、本科、职业和成人教育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已发展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

第六,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川农”,本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另有成都温江区和都江堰市两个校区。川农是川西地区最著名的农学及生物科技类高等学府,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四川省唯一一所位于省会成都以外的211工程大学。川农自成立以来,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70多项,其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

第七,成都理工大学

近年事态发展不错,成都理工大学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非教育部属大学,科研实力居于全国大学前60位。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地球物理学院、核技术及自动化学院等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强势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的文科也不错,外国语学院是国土资源部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第八,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实行国家部委与省市共建,由四川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之一。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第九,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政府管理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地震到来之前有没有什么科学征兆?

所谓地震征兆不是严肃科学,请保持理智……

动物异常、井水犯浑等一直被看作“地震前兆”,然而,科学家始终无法确定这些“前兆”的物理机制和科学规律。地震前这些“前兆”或多或少会出现,但出现这些“前兆”不一定就预示着地震必然会到来。仅依据这些所谓的“前兆”判断地震发生与否并不是严肃科学。

公元前373年,古希腊历史学家记录下老鼠、狗、蛇以及鼬鼠在赫利克城大地震来临前数天大批逃离的奇事。此后,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传说,尤其在的地震史料中,更是有许多关于震前动物异常的记载。例如,唐代天文著作《大唐开元占经》中有震前老鼠反应异常的记载。近年发生的则有2008年汶川地震前两天成都《华西都市报》刊登绵竹数十万只蟾蜍上街的新闻。正因这些前人的经验和记载让部分民众深信动物异常就会发生地震,却忽视了另一些时候,即便发现动物异常却没有发生地震,如2002年西昌邛海出现鱼群“跳龙门”异象,引起民众一阵恐慌,最终地震却没来。

其实,学界认为地震前动物会有异常行为的,通常持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地下岩石的运动产生出某些动物可以感应到的电波,另一个从野生动物因生存需要,拥有比人类更加敏感的嗅觉、视觉和听觉,推出其具有感知极微小震动的能力。根据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园内动物对近期发生的地震会有各种反应。报告称地震前猩猩会显得很不耐烦,发出不安的叫声,或者乱扔食物,鸟群则窜来窜去。

但是从报告细节的描述中也会得出不同的信息,例如,园区内某大型树栖类猩猩在震前开始到地震进行中会一直发出“嗳气式的吼叫”,而这样的叫声通常是在她极度愤怒的情况下表达不高兴或者沮丧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发生地震,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她的愤怒,而表现的却是相同。也就是说,地震前动物肯定会有异常行为,但动物习性异常却不必然推出会发生地震,它们之间是“必要非充分关系”。对此,英国地质勘测所地震学家罗杰·缪森(Roger Musson)也曾指出,许多国家都一直在寻求以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动物行为来作为早期警报的迹象。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利用动物来预报地震并不是可靠的方法。

文章来源:《现代隧道技术》 网址: http://www.xdsdjs.cn/zonghexinwen/2022/1207/768.html



上一篇:打破垄断造出第一台国产盾构机、产品畅销海外
下一篇:隧道技术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有关隧道施工的论

现代隧道技术投稿 |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 现代隧道技术版面费 | 现代隧道技术论文发表 | 现代隧道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隧道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